本报记者 管克江 宦翔 戴楷然 褚君
马来西亚顶好生果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采收榴莲。
本报记者 宦 翔摄
我国能建江苏院总承揽的马来西亚沙捞越州50兆瓦漂浮光伏电站。
我国能建江苏院供图
我国和马来西亚同为亚太重要展开我国家和新式经济体,是千年结好的街坊、以心相交的朋友、协作共赢的同伴。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马联系坚持高水平展开,高层来往互动频密,政治互信继续稳固,务实协作效果丰盛,人文沟通奇光异彩,多边协作亲近有用,树立了邦邻间相互理解、协作共赢的模范。
一颗榴莲 让两边尝到协作的甜头
柔佛州是马来西亚榴莲的首要产区之一。在马来西亚顶好生果有限公司的榴莲栽培园内,巨大的榴莲树枝叶茂盛,一颗颗拳头巨细的榴莲悬挂在枝头。树下撑起巨大的网兜,等候接纳老练坠落的果实。
本年顶好公司携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凭借人工智能技能监测榴莲的成长态势。在办公室里,公司研讨与运营部主任陈学怡向记者展示电脑上的内容:一张长长的表格具体记录着农场内一切榴莲树的成长状况。点开图片,树上敞开的花朵数量、结出的果实数量都清晰可见。“咱们定时向体系提交榴莲树成长状况的相片,体系便会进行智能检测与数据剖析。这有助于咱们更精准地进行计算、猜测,进步工作效率。”陈学怡说。
在工厂车间,工人们有条有理地进行分拣、清洗、称重、打包封箱。这批猫山王榴莲当晚将运往我国深圳。“公司展开榴莲对华出口事务已有20余年,现在益发有‘抢时间’的紧迫感。”顶好公司负责人陈书义表明,“自上一年8月起,马来西亚的鲜食榴莲成功输华,公司订单大幅添加。现在,鲜食榴莲最快在采摘后的第二天就能送达我国顾客手中。”
一颗榴莲,让中马两边都尝到了协作的甜头。近年来,中马经贸协作规划敏捷扩展。2024年,中马两边交易额达2120.4亿美元,同比增加11.4%,创下前史新高。我国接连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交易同伴,且接连多年是马来西亚首要出资来历国。马来西亚是我国在东盟的第二大交易同伴和榜首大进口来历国。
跟着《区域全面经济同伴联系协议》收效施行,中马对互相的商场敞开程度进一步扩展。我国超大规划的商场容量以及继续优化晋级的商场环境,为包含马来西亚在内的各国带来更多机会与盈利。马来西亚方面活跃参加我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白咖啡、山竹、燕窝、棕榈油等特征产品走进我国千家万户;我国的洛川苹果、库尔勒香梨、伽师新梅等生果也摆上了马来西亚民众的餐桌。
“马来西亚和我国协作完结了双赢。”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齐·拉姆利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继续加大出资、拓宽事务,在发明收益的一起,也为马来西亚经济展开作出巨大奉献,“现在,马中两国迎来了以协作推进共同展开的绝佳机遇。”
一辆轿车 展示新式范畴协作潜力
在马来西亚宝腾轿车坐落吉隆坡的3S店门口,一辆深灰色的流线型新动力轿车招引了很多顾客试驾。“动力微弱”“科技感十足”“内饰很棒”……顾客们纷繁给出满意点评。由我国吉祥轿车与宝腾轿车联合研制的这款车型,是马来西亚首款国产新动力轿车,现已成为马来西亚最热销的新动力车型之一。
宝腾轿车一度比年亏本。2017年,吉祥与宝腾签定协作协议,将智能网联体系等先进技能引进马来西亚轿车制作业,并建立了本乡组装线。两边在技能、产品、制作、收购等全工业链完结深度融合,宝腾接连6年在马来西亚商场销量和商场占有率方面稳居第二,作为马来西亚国民品牌的宝腾轿车勃发重生。
现在,两边正携手打造马来西亚丹戎马林轿车高科技谷,这儿将成为东盟新动力轿车和先进技能的研制制作中心。“吉祥与宝腾的协作带来腾跃式进步。”宝腾轿车母公司多元重工集团董事总经理赛·法依沙表明。
从雪兰莪州1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沙捞越州50兆瓦漂浮光伏电站相继并网发电,到天合光能、晶科动力等我国企业助力当地光伏全工业链展开,再到特来电等我国新动力轿车充电设备制作和运营商与当地同伴合力建造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我国与马来西亚在新动力范畴协作效果斐然,有力推进马来西亚动力转型。
华为、中兴等企业与当地公司深度协作,为马来西亚用户供给更优质的通讯网络服务;万国数据超大规划数据中心园区助力当地数字基础设施及算力水平进步……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讨中心理事长许庆琦以为,马中在数字经济范畴协作潜力巨大,希望两国加强相关方针协同和工业对接,让科技展开效果惠及更多民众。
“绿色动力、电动轿车、数字技能等新式范畴为两边拓宽协作供给新动力。这些协作将助力马来西亚进步生产力,促进技能搬运,推进人才晋级,完结高质量展开,为马来西亚的展开昌盛作出活跃奉献。”马来西亚—我国友爱协会会长马吉德表明。
一所分校 显示人文沟通继续深化
正午12时,洪亮的下课铃声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响起。刚下课的我国—东盟海洋学院副教授叶瑞强回到办公室,顾不上歇息便翻开手机,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刘涛讨论起大型藻类研讨的最新展开。
叶瑞强是马来西亚华裔,2016年入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从事生物技能专业的教育与科研工作。2024年,厦门大学敞开了双向科研项目。在刘涛的邀请下,两人带领各自团队联合请求项目,展开大型藻类研讨。海藻是提取卡拉胶的首要原料,广泛使用于食物、医药用品、化妆品等生产范畴,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同海域的海藻质量存在差异。咱们希望经过联合调研,找到物美价廉、可转化推行的大型海藻。”叶瑞强说。
据介绍,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与厦门大学总部及马来西亚本地大学的跨国科研协作渠道的协助下,项目展开顺畅。马方团队记录了马来西亚首要海域大型海藻的散布状况,中方团队已完结有关裙带菜的基础研讨,并将相关研讨效果转化使用,估计联合项目将于明年初完结。叶瑞强表明:“咱们与协作同伴坚持亲近沟通,同享信息和经历,联合展开训练,极大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
作为我国大学在马来西亚建立的榜首所分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中马两国教育协作的旗舰项目。校园于2016年2月正式开端招生办学,近10年间已培育6000余名毕业生,现在有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生9100余人。“得益于中马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两国联系的继续深化,校园完结了快速展开。咱们致力于建造成为教育与科研一流、多元文明融合的国际性大学,为促进中马友爱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说。
教育范畴协作是中马人文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两国在职业教育范畴协作不断深化。我国—马来西亚铁路现代工匠学院依据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展开需求,开发了多个专业课程规范、技能训练规范等,为当地培育铁路专业人才;我国—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现代工匠学院经过展开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训练和技能咨询等,满意数字技能、电子信息以及制作业等范畴的人才需求……中马产教国际协作中心理事会主席、国会议员曼兹里表明,马来西亚愿加强与我国在职业教育范畴的协作。马来西亚作为本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等待凭借东盟协作渠道,将我国职业教育展开经历推行至马来西亚以及东盟其他国家。
中马人员来往日益频繁,民众友谊不断加深。据中方计算,2024年,在互免签证方针推进下,赴马我国游客到达约380万人次,较2023年的166万添加了一倍多;每周往复两国的航班超越500架次。我国也是马来西亚民众喜爱的抢手旅行目的地之一。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表明,免签方针让马来西亚民众赴华愈加快捷,促进了两国民意相通。
(本报记者刘慧、李欣怡参加采写)
来历:人民日报